首页 文案列表 纪录片解说词 文化纪录片 文化纪录片《锡伯族》解说词文案(十五)

文化纪录片《锡伯族》解说词文案(十五)

文案配音员:渝晴
文化纪录片 953 分享


第十五集

传统节庆与礼仪


视频:东西北锡伯族民间用各种形式过西迁节的场面。

图片:东西北锡伯族用各种形式过西迁节图卷。

解说词:锡伯族的节日分为民族化节日、半民族化节日和大众化节日。民族化节日有西迁节和抹黑节。

西迁节,锡伯族称“杜音拜专扎昆”,即“四月十八”之意,东北地区锡伯族有时称“迁徙节”或“怀亲节”。1764年的阴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同胞在辽宁沈阳的锡伯家庙太平寺共同集会,吃离别饭,与骨肉同胞分别,然后踏上漫漫西迁征途。从此,两地锡伯族同胞将这一天当做共同的节日,每年用各种方式进行庆贺。过去,这一天是新疆锡伯族最热闹的一天,各个牛录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文艺会演、赛马、叼羊、射箭、摔跤等。年轻人还骑马出外野游,妇幼、老人或者坐车,或者徒步,三五成群到野外野餐、踏青,共度佳节。此外,人们还赶庙会,各家各户做“米顺”(面酱),吃鲜鱼,做蒸肉,欢度这一传统纪念日。直至“十年动乱”前夕,新疆等地的锡伯族仍然以上述形式欢度这一佳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度停止举行的西迁节得以恢复,锡伯族又开始以多种形式欢度这一传统节日了。

目前,作为国家立项批准的西迁节保护示范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采取各种措施,使西迁节逐渐成为承载锡伯族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展示锡伯族的渔猎文化、萨满文化、传统歌舞、工艺美术、戏曲、故事、歌谣、神话传说、朱伦念说、服饰饮食、文体娱乐、竞技等众多民俗事象;反映锡伯族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民俗和宗教方面的真实面貌,使西迁节具有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文化内涵,成为各民族互相离不开、增进友谊和了解、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媒介。西迁节已形成西出东进、纵横传播的一种文化载体,受到全国各地锡伯族群众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在全国各地,凡有锡伯族人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不但有本民族群众参加,而且其他民族的群众也积极参与。在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各级政府和各民族群众都积极支持和参与。西迁节里包含着婚丧、禁忌、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众多民俗事象。近年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年都组织举办西迁节纪念活动,举办大型文艺节目演出和民俗文化展览。各乡镇也在各自的范围内举办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民间自发举办的节庆活动也丰富多彩。在清代,每届农历四月十八日,在东北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安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广泛落实与宣传,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锡伯族的这个节日,每年西迁节来临时,市政府与市民委都要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电影招待会,和锡伯族同胞一起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视频:东西北锡伯族民间用各种形式过抹黑节的场面。

图片:东西北锡伯族用各种形式过抹黑节图卷。

解说词:抹黑节,锡伯语称“正月十六抹黑日”,是以抹黑为内容的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节日。抹黑节流传于全国锡伯族地区。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八个牛录的锡伯人中,在春节期间仍然可见到这种古老的抹黑仪式。抹黑节的仪式是;大年正月十六日天刚发亮,男女老少争相起床,相互往对方脸上用葱头抹锅底灰。当天夜里,各家都点上供神蜡烛,绕屋一周,然后到仓库中照一圈,意为防偷盗之灾。传说,这一天是五谷之神下凡人间,查看人类糟蹋粮食的行为,因此,人们纷纷互相往脸上抹黑,祈求五谷之神谅解人类罪过,免除庄稼的黑穗病。抹黑节是历史上锡伯人种植的小麦因寒冻经常得黑穗病,而又没有能力预防,由此演变出的一个非常独特的节日。过去,东北地区的锡伯人还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要给喜利妈妈供饭,用大黄米蒸干饭做酸菜,给灶神、门神、喜利妈妈、土地爷和狐仙神龛各供一盘,然后把灯捻儿点燃,举行上香、浇酒磕头等一系列供奉仪式。新疆锡伯人每逢抹黑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做“托霍尔布达”吃,即一种纽扣形状的面条,然后往关帝庙里送供神蜡烛。蜡烛是用面团捏成的香火盏,里面灌兽油,按棉线芯点燃。正月十六抹黑节,发展到今天,成为青少年的一种娱乐活动。

视频:东西北锡伯族民间过三次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场面。

图片:东西北锡伯族民间过三次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图卷。

解说词:锡伯族欢度的半民族化节日有三次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清明节,锡伯族称为“杭西”。它与汉族的清明节相同,都要在清明期间举行祭奠祖先的仪式。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锡伯族的杭西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有本民族传统的习俗。在杭西期间,死者子女上茔地烧香磕头,祭酒供饭,给墓堆培土。三次清明一是农历三月的清明,锡伯族称为“鱼清明”;二是农历七月的清明,锡伯族称“瓜清明”;三是农历十月的清明,锡伯族称“塔尔浑杭西”,意为“丰收季节清明”。农历三月的整个一个月都可算为清明,在此期间,族人都可以随时上坟扫墓。每值清明到来,同姓的族人相邀在一起,按照古老的习俗,到祖先墓地扫墓。扫墓时,大家携带酒水、纸钱、肉食等祭品,将食物祭供在亲人墓前,烧纸钱,给坟墓培土。农历七月的“瓜清明”里,也是同姓族人相邀去墓地为先祖先辈供祭瓜果等果品。农历十月的“丰收季节清明”里,同姓族人相邀前去茔地祭祀祖先,烧香化钱,这时如有先辈骸骨需要火化或移地埋葬的,都在这一清明时间内料理。

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也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每届清明扫墓,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祭供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烧化,为坟墓培土,折几枝树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回家吃团圆饭。其祭祀仪式依然保留着古代的一些民俗特征。

锡伯族的杭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够传承“忠、孝、节、义”等优秀的中华传统民族精神,并具有传承文明、修复民风、弘扬民族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和合作精神、抒发道德情怀、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锡伯族的清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各姓氏、各氏族祭奠的仪式,开始以家庭为主进行祭奠,并从单纯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每值清明,亲人们从各地赶来欢聚,吃团圆饭,使清明成为亲友之间增进友谊、加强往来的纽带。

端午节,锡伯族称作“孙扎拜义车孙扎”,汉语五月初五之意,也叫泼水的日子。这一天一大早,儿童青少年拿盆、碗互相泼水。过去,端午前的半个月里,长辈给幼童的衣背上挂布猴,到端午这一日,将布猴投入河里。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挂艾草,以此避邪。此日,老人又给子孙的耳朵里塞艾叶,意思是防病虫害侵入。此外,这一天还举行叼羊、赛马、射箭、摔跤等群众性的娱乐活动。青年人给老人泼水时,只是象征性地弄湿一点,以示尊敬。

中秋节,锡伯族称“供月的日子”。其大部分庆贺的方式与汉族相通。这一天上午,每一户都到瓜地里挑选一个大西瓜和一个大甜瓜,放在大门口。到晚间月亮明亮后,在房前放一张饭桌,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周围,家长将西瓜和甜瓜切成锯齿形状摆放在桌子四角,再把月饼摆放饭桌中间,然后家长向着明亮的月亮说:“喜逢八月十五明亮晴天,可敬的月神高挂在头上,贱民率领家人向您祈祷,愿给我们一家恩赐福祉。”接着大家向着月亮磕三头。最后又把瓜切成小块儿,与月饼一同分享,说说笑笑,大家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视频:新疆锡伯族过元旦、春节的场面。

图片:新疆锡伯族过元旦、春节的图卷。

解说词:锡伯族是个文化宽容、兼收并蓄、善于接受其他兄弟民族先进文化的民族,并在吸收进来的文化上都会迅速打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烙印。因此,无论是汉族的节日,还是其他兄弟民族的节日,只要是锡伯族过的,都赋予了本民族的特色。元旦,锡伯族称新年。这一天主要是做一顿丰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饭菜,全家团聚在一起,首次高高兴兴地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过去,还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春节,锡伯族也叫过年。这一节日的活动比较丰富,既有原始信仰文化色彩,又有民族特色。首先,大年三十前,去家族墓地给先辈墓清雪。大年三十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宰猪杀羊,有的富裕户还宰牛,妇女们忙于炸油果子,烤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发面饼,做锅盔,煮牛羊肉,制作“萨萨罕索吉”“车勒”等民族特色菜肴。年轻人忙于给亲戚、长辈送年礼,主要是瓶酒、方糖、点心以及猪、羊、牛肉等。下午开饭之前,家长带一家成员到大门口土地神位前设供桌,摆供品祭祀祖先,敬土地神。之后一家成员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主食有米饭,副食有丰富的肉菜、凉菜。吃完饭,家庭男性成员到保存本姓氏家谱的莫昆达家里,为祖先烧香磕头,给哈拉达即族长拜年,并倾听族长在悬挂的家谱前讲解本姓氏的发展延续情况,再到其他长辈家去拜年。晚上,家庭主要成员聚集在一起剁馅包饺子,老人们带孩童在炕上玩比石,并把一年中积存的食品都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大家欢乐到深夜才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各家各户都争先恐后早起,煮饺子吃。吃完饭父母带子女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锡伯族拜年时要下跪磕头。过去的习惯,在春节前,要烤制够一个月吃的发面饼、锅盔,制作一罐子“萨萨罕索吉”和一罐子“车勒”冷冻起来,一直吃到正月底。在这个月里,大家主要走亲戚,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视频:东北锡伯族过春节的场面。

图片:东北锡伯族过春节的图卷。

解说词:东北锡伯族过春节更有传统特色。腊月二十三日称为过小年。晚间送灶王上天,报人间吉祥,称为“祭灶”。到除夕之夜,换以新灶王神像,名曰“迎灶”。除夕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杀年猪,炸果子,烙年饽饽,蒸馒头,做各种佳肴。午后请出各路神像和祖先神像,如喜利妈妈、家谱、各路神偶、祖先画像等,摆设各种祭祀供品。男家长携子孙,带纸钱、木铣上坟地,将坟堆上积雪打扫干净,回来之后在大门口摆设饭桌,祭祀祖宗,全家叩头,然后进屋吃团圆饭。正月初一到初五日,在神像前焚香,每日早、午、晚焚香三次,焚香人要向神像行叩拜礼。初二、初三、初四,家家都吃节前准备好的食物如饺子、白面豆包、粘面豆包、粘面饺子、粘糕等。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亲戚朋友不相往来串门。正月初六,俗称“出行日”,农村各家男女都骑马驾车,按占卜吉利的方向飞驰,来到有横道的路上,全家人下车下马,撮土烧香,鸣放鞭炮,向四方叩拜,然后返回,叫“出行”。所有人等“出行”后方可出门办事、谋生或寻亲访友。正月初七日,俗称“人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认为人们全年吉祥如意;天气阴晦,则认为全年不利,有病有灾。这天吃饺子,吃年糕,下面条,其意为年高寿长。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叫灯节。这天家家挂灯笼,锣鼓喧天,花炮齐鸣,高跷、龙灯、秧歌队扭上街头。家家吃元宵。正月二十五日是“填仓节”。锡伯人家家向粮仓焚香礼拜,插香于粮囤上,还用柴草灰在粮囤的周围洒上灰圈,洒灰圈时还口念“大囤满,小囤流,今年丰收好年头”的祝福词,并在大门前洒上灰圈,以示避邪。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北锡伯族过年的程序和方式越来越简化,过去那些繁琐的仪式逐渐被遗弃,新的文明简朴的过年方式逐渐被接受和树立,过年方式正在往各民族共同化方向发展。

视频:东西北锡伯族各种表现礼仪礼节的场面。

图片:东西北锡伯族各种表现礼仪礼节的图卷。

解说词:锡伯族是一个非常讲究礼节、注重礼仪的民族。在人生理念和道德操守中,礼仪作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自婴儿出生起长辈们便负起从各方面教育他们的责任。在锡伯人的传统观念中,评价一个人,首先要看其言行品德和行为举止。因而,锡伯族长辈基本都教育晚辈注重发扬家庭良好传统和集体协作精神,救死扶伤、乐于助人、帮助孤寡、尊老爱幼以及宽厚待人、以诚做人等。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以礼待人,始终保持个人一贯的良好行为举止,强调从小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见善思齐,诚实做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在家庭中,要求尊重长辈,爱护弟妹,说话平和,避免粗鲁,长幼有序,老少有别,勤俭持家,反对浪费,迎来送往,以礼待客。认为,一个人在家不讲礼仪规矩,没大没小,在外不注意行为举止,蔑视社会道德规范,不仅会造成个人名誉受损,还会玷污整个家庭的声誉,人们会以此类推,把儿女的不德行为归咎于其长辈,因此,长辈们始终把“不要玷污家庭的声誉、不要污损父母的名声”的格言当做座右铭,时时处处劝诫子孙。

锡伯族的礼仪礼节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过去,很多家庭、家族所立的家谱和宗谱中,都订立有本家庭家族的礼节礼仪规范条目以及对违反规范条目的惩罚条款。但在锡伯族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传统礼仪礼节都是代代相传而来的。

视频:东西北锡伯族民间串门讲究各种礼节的场面。

图片:东西北锡伯族民间串门讲究各种礼节的图卷。

解说词:锡伯族的家庭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亲属称谓一般在祖孙三代的直系血亲之间都有明确的称呼。在家庭中,晚辈对长辈哪怕是大一岁的兄长也不能称呼“你”,而必须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在社会上,对非亲非故长辈的称呼也有传统的礼节性称呼,如爷爷、奶奶、大爷、叔叔、阿姨、阿哥、姐姐等。过去,儿女直呼长辈的名字,尤其是直呼父母的名字,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在同辈之间直呼对方父母的名字,或吵架斗嘴时直喊对方父母先辈的名字或绰号,往往引起对方愤怒或引起更大规模的对抗。平时串别人的门,首先必须弄清楚对方家庭成员之间的辈分,以便正确称呼对方成员。如果称呼有错,按传统习惯,对方长辈会给你进行更正。

子女对父母,要以“孝”为先,对待父母处处现孝心,事事顺其心,说话尤其注意声调,举止不可粗鲁不雅。父母对子女,则是“慈、严、教”。家长在,家中小辈凡事均不可自作主张,做事须请示家长。家中卧室分配,父母住最好的西屋。家中的座位,同样有高下之分。走路时晚辈不可挡道,要自觉靠边、落尾。晚辈出门要禀告大人,回家也要告一声平安。父母吩咐办的事要用心记下,不时检查是否办妥,办不了的要婉言解释。父母有过错,晚辈不可指责,更不可在外人面前非议父母。

每天天亮,晚辈须先起床,穿戴整齐后到父母卧室去问安。傍晚,晚辈要为父母安顿好床铺。兄弟之间要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做哥哥的要对弟弟友爱、关怀、照顾,做弟弟的要对哥哥恭敬、顺从、听话,强调兄弟友爱。在旧中国,盛行男尊女卑,因而夫妻之间也谈不上平等关系。家庭中往往是丈夫为主,妻子为从,即妻子事事处处都要顺从丈夫。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强调女人以柔为美,以柔为德,要求妻子守节贞静,保持姣好妇容,专心家务,勤俭持家。

视频:东西北锡伯族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各种讲礼节的场面。

图片:东西北锡伯族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各种讲礼节的图卷。

解说词:尊重老人是锡伯族古往今来的美德。在锡伯族几乎每个姓氏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家法中,都把尊重老人作为重要的一条规定在案。例如有的家规中规定:“斜视老人掌脸”,“谩骂老人的人,要在氏族会议上惩办”等。在尊老的同时,爱幼也是锡伯族美好的风尚之一。早在200多年前,当迁徙到新疆的锡伯族离别同胞和乡亲的时候,留居东北的锡伯族同胞特地为远行的乡亲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离别宴。当入席的时候,官吏们要求老人先入席,当时,老人们心怀感伤,深知晚辈是接替前辈的一代,于是,要求先让孩童们坐头席。从此以后,每当有大家共聚吃饭的场合,就让小孩们先吃。成心欺负小孩儿,拿小孩儿出气的人,被大家斥为无能之辈,无论他有理没理,都会受到长辈的训斥。

锡伯族历来注重教育,很早就认识到了尊重老师的重要性,由此形成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行为规范。认为父母只是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而要使孩子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道德修养,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则要全靠老师的栽培和教诲。锡伯族有句谚语说:“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敬父母。”打骂老师,被视为大逆不道,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在旧中国,“师道尊严”在锡伯族民间确确实实深入了人心。

锡伯族是崇尚整洁的民族,垃圾等不洁物不可堆在人眼见到的地方,而必须堆在背阴之处。自家门前(房前)的大小路必须自觉进行清扫,保持经常性的整洁。门前大小路肮脏的人家,要受到众人的非议。室内也时时保持整洁。把客人迎进肮脏凌乱的房间,是对客人不尊重的表现。平时串门,要讲究穿着打扮,即便是破旧的衣服,也要补齐洗净。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串门,是对主人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锡伯人最注意和讲究说话音调,说话粗鲁、生硬者得不到别人的好眼,反而处处受到指责和议论,锡伯族称这样的人为“玛阿尔巴吐”即粗野,这种人结婚成家较费周折,因为锡伯人嫁女最注重这一点。长辈问话,晚辈必须站起来和气应答。锡伯族谚语说:“好话坏在音调上”。声调生硬者,会受到老人的痛斥。

视频:锡伯族礼貌待客、文明吃饭、闲聊等场面。

图片:锡伯族礼貌待客、文明吃饭、闲聊等图卷。

解说词:锡伯人十分好客。待人诚恳,不亢不卑,有礼有节,不使客人饿肚口渴是锡伯人最基本的待客准则。如有客人来访,主人走出大门外去迎接,先问好,然后热情伸出双手,与客人“拿手”。客人入座后,要马上沏茶,然后备饭。即使家里有困难,只要来了远方的客人,便悄悄出去借东西也把客人招待好。就餐时要先洗手,让年长的人坐上席,先让长者或客人动筷,然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子。发面饼要用手掰开才能吃,不可囫囵啃咬或大口嚼咽。放饼时,注意将面子朝上放。忌讳进食时出声音、喝茶用口吹或吸出声音;给客人倒水加茶时,要向内拨倒,忌讳反手向外拨倒。同客人谈话时,要正视对方,细听别人的言语,不能插话,不玩弄自己的胡须与戒指等,不可擤鼻涕或当面吐痰,更不能打哈欠伸懒腰。客人离开时,主人要和颜悦色,经一再挽留而不止步则送至室外,握手告别。到别人家做客或入座时,不能从人前面过;坐下时,向自己附近的人问好。拜访亲友时,要先给房主道安才能进入卧室,不能冒昧闯入。客人的背囊不可随便翻动,尤其是帽子不可动弄,须放到高处;忌问客人走的时间;客人吃饭或留住后给主人报酬,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敬,主人会当面发脾气;客人太客气了,主人会笑话对方,锡伯族的谚语“吃饭不能害羞”,就是指这个道理;客人在家,主人家的小孩儿或其他成员不可在炕上随便躺卧,客人谈话时,晚辈不可随便插话或在旁听讲。

视频:锡伯族男女老少之间各种行礼打迁、行磕头礼的场面。

图片:锡伯族男女老少之间各种行礼打迁行磕头礼的图卷。

解说词:“打迁”是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行的作揖形式。打迁礼自古一直传到今天。平时,晚辈见长辈行打迁礼,儿子久别见到父母时要行打迁礼。此外,老人之间也行此礼,所不同的是,老人在一方向对方打迁时,对方也同时打迁,即“答迁”,而年轻人向长辈打迁时,长辈只是吭一声就算应礼了。锡伯人的打迁礼只限于本民族内使用,妇女间不行此礼,但男性长辈向同辈妇女行此礼时,对方也须做出打迁的姿势应礼。打迁的形式是立定后,左脚先迈出半步,双膝弯曲,把左手先放在左腿膝盖上,然后右手压住左手,身子往下微屈,即刻复直。锡伯人的打迁形式和满族的打迁形式基本相似而稍有区别。

在锡伯族民间,至今还保持着跪礼和磕头礼。锡伯人下跪具有礼节上的意义。除为死者下跪致哀和为长辈请罪而下跪外,一般儿女数年离家归来,还为父母爷奶行跪礼。在婚丧期间也多行跪礼。尤其是逢年过节,晚辈对长辈都要下跪磕头祝寿。改革开放以来,男女老少之间一般的见面礼,逐渐实行在平辈之间握手,对长辈行打迁礼,女性之间拥抱贴面等礼节。

锡伯族常用的问候语言是:“您好”“向您问安”“向家里问好”“家里都好”“老人们都好”“小孩们都好”等。在称呼方面,锡伯族有其长幼辈序之称,一般对人不以官职相称,而是称呼长者的辈份、尊号,以表达尊敬别人的心情。对待长者特别显得毕恭毕敬,都要行屈膝礼、说敬重长辈的语言。谈话让长者先说,年轻人不能当着老人面喝酒、抽烟、放肆谈笑等。请求别人做事或帮忙之时,往往用询问、客气的话语。

锡伯族的礼仪礼节主要以家庭教育方式由家长向自己的子女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形成没有书本的论理道德教育模式,并一代代传承下来。每个父母、家长都争取成为一个传统礼仪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由此在锡伯族社会形成了讲礼貌、遵老爱幼、遵守礼行的良好道德风尚。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