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纪录片解说词 历史纪录片 纪录片《回望延安》解说词脚本 (四)

纪录片《回望延安》解说词脚本 (四)

文案配音员:晴东
历史纪录片 1265 分享



延安: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才


图片


【解说】


二道街,延安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处,坐落着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它离延河的直线距离不过500米。直到今天,从这里传出的还是人们熟悉的抗大校歌旋律。


几千公里外的广州珠江长洲岛,也曾有过一所名震中外的军校——名叫黄埔军校,校长是蒋介石。


陈赓,曾经救过蒋介石一命的黄埔生,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在离开黄埔10年后,成了抗大第二期学员。那一期的抗大学员,还有罗炳辉、杨得志、赖传珠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


1949年,陈赓的第四兵团如同旋风一样解放广东,进军广西,截断了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国民党在大陆的又一支重要力量被歼灭。


蒋介石曾经问过他的手下:同是黄埔出身,为什么国民党没有一个打得赢陈赓?


也许,他的部将至死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国共两党的最后结局所折射的,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观、用人观。


最早到达陕北的外国记者斯诺这样描述抗大: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简陋的校舍里,传授的却是最先进的救国救民思想。


毛泽东亲自担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任,朱德、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为抗大上课。毛泽东鼓励抗大学员: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同期】颜晓峰 国防大学教授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那个时期,延安有中央党校、抗大、马列学院、陕北公学、鲁艺等30多所干部学校。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6位元帅、8位大将、26位上将、49位中将和129位少将曾在抗大工作和学习过。


【解说】


从军事到政治,从经济到外交,放眼世界,还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像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一样,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造就了群星璀璨的人才方阵。


小小的延安,成了外国记者和作家眼中的“巨型的实验室”。美国记者白修德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写道:“在这所实验室里,所有热情澎湃的学生献出了他们的思想的精华,就在这些山边的无数窑洞里,共产党把这些精华溶化成了全国性的政策,把这些智慧铸成实际组织的能力,然后又把这些人员和他们脑袋里的成熟思想一股脑地重新送回到各个地区。”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抗大办学十年,培养的10万余名优秀干部,如同十万粒火种,点燃起大江南北的燎原烈火。


【同期】郭志刚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战场上的较量说到底是人的较量。延安时期培养的大批的治党治军的骨干,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建设新中国,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总结党在这一时期的优良传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运用这些经验,来培养和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干部队伍。


【解说】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来担承!”这,就是黄河之滨、延水河畔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这曾是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对联。黄埔之初,也有过远大的抱负。然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把黄埔变成了培植个人势力的私器,黄埔和黄埔生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胡宗南,蒋介石最宠爱的将领之一,这个在战场上并没有展示出多少才华的黄埔一期学员,成为国民党军队黄埔生中的第一个军长、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陆军一级上将。


1947年3月,这位“天子第一门生”占领一座延安空城后,竟然凭空捏造了俘虏5万的战报,甚至让士兵穿上解放军的军装扮演俘虏欺骗舆论。


蒋介石视察延安,胡宗南花费巨资装修行辕,还派专机将澡盆、马桶、沙发、西餐用具等运抵延安,可谓绞尽脑汁。然而,面对彭德怀、习仲勋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坐拥优势兵力的胡宗南,却一败再败,占据延安不过一年就不得不仓皇撤出。


后来,46位国民党“监察委员”联名以“受任最重,统军最多,莅事最久,贻误军国最巨”为由弹劾胡宗南,又是在蒋介石默许下,以应免议处落幕。


国共两党的用人观,反映在战场上,结果就是:共产党战将如云,国民党无人可用。


蒋介石泄气地说:“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班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五十年之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党部成了衙门,党员成了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发生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


【尾声】


让我们跟随镜头,再次回到1945年春天的延安,回到杨家岭七大会场。


刚进延安时种下的小树,已是亭亭如盖。从南方红土地上走来的共产党人在黄土地上落地生根。


此时,距离在莫斯科召开的六大已经17年。党的七大在敌后抗战的心脏延安举行,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开端,它标志着诞生24年的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成熟的先进政党。


【同期】谢春涛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从落脚点到出发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锤炼出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形成了先进的指导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军经验,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可以担当重任的骨干人才。延安时期的伟大成就昭示我们,党是领导一切的。今天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解说】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从苏北敌后战场来到延安的七大代表陈毅当时的诗句。


也就在那个春天,距离延安千里之外的苏北抗日根据地,人们争相传阅《淮海报》刊载的一篇文章:《1945年的延安》。


这篇出自美国记者派西福拉斯之手的文章,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如果预言说,在本年年底以前,延安会成为中国军事和政治力量的中心,也不算太轻率。”


其实,这样的前景,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早就预见到了。七大召开间隙,毛泽东专门请与会代表观看由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改编的同名话剧。他将这部戏视为“胜利时勿要骄傲”的历史镜鉴,告诫全党引以为戒。


伟大的实践创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七大闭幕后两个月零四天,日本投降。


七大闭幕后三年七个月零二十天,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歼灭。蒋介石无奈地写下“冬天饮寒水,雪夜过断桥”后,黯然引退。


七大闭幕后四年三个月零二十天,新中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2015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延安。此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徐徐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照进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阔步新时代。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望延安,回望党和军队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发出号召——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